深圳小产权房网深圳小产权房网

古代名人的买房故事

[摘要]从古至今,买房是中国人的一件大事,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,有着不同的表现。在古代,白居易、苏东坡等人都曾为房子奋斗过,在他们留下的诗词歌赋中,人们能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。

古代名人的买房故事

白居易在任职九江司马期间,盖的“庐山草堂”。

白居易:做官十八年在长安买房

公元800年,白居易二十九岁,他来到长安,拜访了当时的文坛大腕顾况,顾况看了他的名字“白居易”仨字儿,调侃了一句:“米价方贵,居亦弗易。”

顾况看了白居易的诗(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)之后又说了一句:“得道个语,居亦易矣。”虽然如此,但白居易后来的经历,还是证明了一点:长安居不易。

803年,白居易三十二岁,先后通过了礼部的科举考试和吏部的选拔考试,有了第一份工作:在秘书省做校书郎(有点儿像现在国营出版社的一个高级编审)。

白居易运气好,一入仕途,朝廷就调整了官员的薪酬,不但不再停发、减发工资,而且还把京官、外官的工资标准都上调了,低级文官所能领到的薪水,比起李白做翰林供奉那会儿高多了——李白在翰林院工作,每月工资还不到2000文(按购买力折合人民币不足1000元),而白居易做校书郎,每月却能领到16000文。白居易任职时,安史之乱已经结束,社会经济恢复了元气,跟李白时相比,白居易那时的铜钱并没有贬值,一文依然相当于人民币5角。他月薪16000文,折合人民币8000元,这个薪水不能算低。

靠这些薪水,白居易能买房吗?不能。白居易自己回忆道:“贞元十九年春,居易以拔萃选及第,授校书郎,始于长安求假居处,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。”常乐里,长安城中一个小区,位于东城根儿,是很偏僻的地段。这段话的意思是,公元803年,白居易做了校书郎,跑到长安东城的常乐里,租了已故宰相关播家的一个亭子,在那儿安顿下来。

805年,白居易三十四岁,做校书郎已有两年,白居易想把母亲和弟弟从安徽宿州搬到长安,跟自己一块儿住。可是,他租的那座亭子再添丁加口,肯定紧张。如果在长安买一大套,以他目前的收入和积蓄,那是不可能的。怎么办呢?白居易去了趟陕西渭南,在渭南农村买了一所房子。

农村房价大多都很便宜,唐德宗贞元十二年(796年),一位名叫卢川素的官员,卖掉他在江苏泰州某村庄购置的院落,还包括房前屋后的若干田地,总售价才10万文。

白居易在农村买房之后,让母亲和弟弟搬到了渭南新家,他自己还在常乐里租房住。不过每逢旬休(唐朝官员每十天休假一天,十天为旬,故称旬休),他就骑着马去渭南跟家人团聚,第二天再赶回去上班。

806年,白居易三十五岁,校书郎任期已满,他退掉在常乐里租的亭子,跟同事兼好朋友元稹一块儿去靖安里东侧的永崇里租房,在那儿温习功课,准备参加晋级考试。后来考试通过,白居易被派到陕西盩厔(zhōu zhì)县当县尉。

807年,白居易从盩厔调回长安,做了左拾遗,兼翰林学士。这时候他的月薪是25000文,白居易仍然租房住。在哪儿租房呢?新昌里。后来他又调任京兆府户曹参军,工资再次上调,月薪四五万文,此外还能领到200石禄米,每年总收入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。白居易租了一所大房子,位于长安南城的昭国里,不再住偏僻地段了。

821年,白居易五十岁,在长安买下第一所房子。白居易有诗云:“游宦京都二十春,贫中无处可安贫。”他说自己租房的时间长达二十年。二十年是约数,实际上是十八年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白居易在九江做司马时,常去庐山逛。庐山上有两座寺院:东林寺和西林寺,东林寺的和尚听说白居易文采了得,请他给一故去的僧人写墓志铭,白居易提笔一挥而就,和尚们很高兴,给他开了10万文的稿费,白居易就用这笔稿费在庐山上盖了一所房子。这所房子就是赫赫有名的庐山草堂。

苏东坡:为父还债救济穷人不买房

苏东坡很小的时候,他的父亲苏洵进京赶考,名落梁山。回四川老家时,途经嵩山,见到嵩山风景好,就想在那儿买地盖房。后来因为没钱,便作罢。

苏洵多次参加科举考试,可是每次都是名落梁山。直到五十多岁的时候,在欧阳修的举荐下,终于可以不用参加考试,获得了一顶“霸州文安县主簿”的乌纱帽。主簿是宋朝最低级别的文官,当时这个职务每月只有7贯铜钱的薪水。

苏洵一上任,就在首都开封宜秋门外买了一所相当漂亮的花园住宅。苏洵每月只有7贯铜钱的收入,而这所花园住宅的标价是8000贯,就算他不吃不喝连续工作一辈子,也买不起这所房子,他是怎么筹够房款的呢?借钱。苏洵的二哥苏涣是进士出身,时任利州提刑,官位和收入远远高于苏洵,所以苏洵买房的时候,主要是跟二哥借的钱。在开封买房七年后,苏洵病逝,还债的重任也就落到了苏东坡和苏辙头上。

苏东坡和苏辙要比他们的父亲苏洵争气,宋仁宗嘉祐元年(1056年),苏东坡和苏辙都顺利考上了进士。按照北宋的选官制度,考中进士并不代表可以做官,进士只是一个学位,要想进入官场,还必须通过朝廷举办的考试。宋仁宗嘉祐五年(1060年),苏东坡兄弟一起参加考试并一起通过,然后在嘉祐六年又通过了另一场考试,此后苏辙留到京城,苏东坡去陕西凤翔做签书判官。那时候,苏东坡才二十五岁。

苏东坡每月薪水20贯,此外还有400亩的职田。所谓职田,就是朝廷为了让地方官衣食无忧,专门划拨给他们的耕地。把400亩职田出租给佃户,每年收租大约在800贯左右。此时,苏东坡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1000贯,这个收入水平在北宋是很高的。但是苏东坡直到三年后调离凤翔时没有买房,因为他把自己的收入都用来替父亲还债了。

宋仁宗熙宁四年(1071年),苏东坡被调到杭州任通判,月薪涨到了30贯,职田增加到700亩,年收入大约在1800贯左右。可是苏东坡仍然没有买房,不是不想买,而是因为他的开销太大。

他去杭州赴任的时候,跟着他一起去杭州的还有他小时候的奶妈任采莲,以及他的侄媳妇和两个侄梁。慷慨好施的苏东坡靠一人之力养活了一大群亲戚,同时还在继续归还父亲在世时欠下的债款,以至于他在杭州做了三年通判,离任时的积蓄只有几百贯钱。

再后来,苏东坡去密州做官,年收入已经超过了2000贯,还是没有买房。这时候他已经还清了父亲欠的债,但他似乎对房子的兴趣不大,总是把钱花在他认为更需要的地方。比如说有一年密州闹瘟疫,穷苦百姓没钱买药,苏东坡捐出50两梁金,在密州城里建了好几所福利院,免费给百姓治病。

苏东坡后半生的仕途很不顺利,薪水不断下滑,职田也被没收,就算他想买房,也已经买不起了。从他流传于世的诗文可以得知,此时的苏东坡每次进京述职,都是借住朋友家的房子(苏洵在世时购买的那所住宅后来被卖掉了)。

1084年,苏东坡将近五十岁的时候,为了让家人有个安身之所,在江苏宜兴买下第一所房子,也是最后一所房子。这回他跟他的父亲苏洵一样付不起房款,只好向身居高位的弟弟苏辙借了7000贯。

海瑞:为官清廉辞官回老家买房

根据资料记载,明朝时的房价不算高。崇祯五年(1632年),安徽省休宁县居民金运出售双层楼房一幢,上下五间,占地一分,卖价只有30两银子(《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》第972页《明崇祯五年休宁县金运卖楼屋红契》);崇祯十三年,北京崇文门大街居民傅尚志出售四合院一座,五间房,带门面,一分为二,卖给两个买主,总共要价56两银子(《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》第996998页《明崇祯十三年大兴县傅尚志卖房官契》)。

由此可见,崇祯年间,只需要花几十两银子就能买一幢独栋小楼或者一处小型四合院。其实不光崇祯年间,整个明朝房价都不高。以成化年间(1465年—1487年)为例,跟朱元璋有血缘关系的那些亲王、郡王和奉国将军们,都能享受到免费分房的福利,如果没有房子可分,就直接拨给他们钱,让他们自己去买。拨多少,有定例:亲王拨给上千两;郡王拨给几百两;那些县主、县君、中尉、乡君之流,每人拨给几十两银子。换句话说,几十两银子够当时一户普通家庭解决住房问题的。

不过,明朝房价虽然如此之低,海瑞还是花了很长时间才买上房子。

海瑞(1514年—1587年),41岁时任福建南平教谕(相当于县教育局副局长),46岁任淳安知县,52岁户部云南司主事(财政部当副处长),57岁任右佥都御史(相当于监察部副部长),58岁那年,以侍奉母亲为由,辞去官职,回到海南老家,买了一套房子(72岁时,海瑞重新被征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)。

有必要说明,在买房之前,海瑞没有分过任何房,更没有动用职权强占或者低价购买房产。不是海瑞作秀,是他早先根本买不起。

为何买不起?首先,明朝官员工资低。海瑞当县长那会儿,年薪只有60石老白米,完了还要打折,这在明朝叫做“折色”。即便不“折色”,一年无非也就这60石大米,全部卖成钱,撑死了30两银子。其次,海瑞一家开支大。海瑞是清官,无可挑剔,但清官未必不纳妾。海瑞一生中,结过3次婚,纳过3回妾,大小老婆加一块儿至少6个,有过两个儿子和3个女儿,再加一个非常长寿、非常抗折腾的老太太,另外还有丫鬟仆人若干名。这一大家子的花销全指海瑞一个人的工资,能不欠债就不错了,攒钱是绝对攒不住的。

当然,最关键的一条原因是海瑞不贪污。举个与海瑞同时期的贪官例子:严嵩。严嵩是内阁首辅,一品大员,按照明朝的工资制度,他一年最多能领到1044石的薪水。实际发放,即使不“折色”,也就8万多公斤大米,折成人民币不过40万元。可是嘉靖四十一(1562年)年江西巡按奉旨查抄严嵩家产,搜出了价值222万两银子的财产,折合人民币大约18个亿。这还不算完,严嵩光在江西一省就有36处别墅,严家名下居然拥有房屋6600间、土地27000亩。

跟海瑞同一时代的另一位权臣张居正,年薪与严嵩等同。然而万历十年(1582年)朝廷派人抄他的家时,搜出了梁金两千两、白银10万两、梁金器皿600多套、梁金首饰748件、珍珠玛瑙水晶象牙犀角玳瑁以及古玩字画不计其数。

当时查抄家产的太监给张居正位于北京的住房估了价,认为能卖到10670两。而海瑞58岁那年在海南买的房,总共才花了120两银子。(文/李开周 )